我校四项成果获2005年度大连市科技进步奖

2006年01月17日 00:00
     2005年度大连市科技进步奖已经揭晓,我校徐洪峰教授的《便携式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何卫东教授的《高承载能力双曲柄环板式针摆行星传动优化设计理论与方法及新型减速器》以及魏伟教授的《120阀列车空气制动系统数值仿真》获得大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黄明教授的《混合优化策略在车间作业调度平台中的应用研究》成果获大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便携式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采用微小风扇向电池提供氧化剂的同时,带出电池产生的废热,无需外增湿和单独排热,因此重量轻、体积小,控制简单,可以自启动,给氢气就立即发电,特别适合便携应用。研制成功的适合不同场合应用的6种规格的产品已经销往日本、法国、美国和国内许多单位,用于电动自行车、移动通讯的电源,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高承载能力双曲柄环板式针摆行星传动优化设计理论与方法及新型减速器》研究的双曲柄环板式针摆行星传动,不仅保留着传统摆线针轮行星减速器的优点,而且又具有环板式传动可省去输出机构,转臂轴承由行星轮内移至行星轮外,从而传递的转矩可以较传统的摆线针轮行星减速器成倍增大等优点,为国民经济各工业部门提供一种体积小、传动比范围大,传动效率高、传动平稳、输出轴刚度大、传递的转矩和功率更大的极有实用价值的新型传动装置。
    《120阀列车空气制动系统数值仿真》,通过建立列车空气制动系统仿真模型,求解气体非稳定流动状态方程获得制动系统性能。该制动仿真系统的开发,可以在设计阶段预测制动性能,替代大多数常规试验,为制动系统设计提供了非常实用的分析工具。该系统已应用于沈阳铁道制动机厂和眉山车辆厂,这两个工厂分别是铁道制动机和制动试验台设计主导工厂。
    《混合优化策略在车间作业调度平台中的应用研究》通过对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生产作业调度问题的研究,针对我国企业车间生产控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具有完善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可行性较高的解决方案。该成果应用于企业信息化建设将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应变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为企业赢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