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赌场

图片
【2019年课题优秀论文系列】彰显新时代镇街人大新担当新作为——对镇街人大工作和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2020-08-21 17:27  来源:理论研究会  作者:赵火平 唐志刚 姜丽华

镇街人大处在民主法治建设的最基层、最前沿,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最密切、最直接。做好新形势下镇街人大工作,彰显新时代基层人大的新担当新作为,对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基层民主政治、促进乡村振兴意义十分重大。今年,我们就镇街人大的工作和建设作了一些跨区域的调查和思考。

一、镇街人大建设的现实之忧

党的十八大以来,镇街人大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加强基层人大工作和建设的系列部署,在依法履行职责、增强监督实效、发挥代表作用、加强组织建设、创新工作方式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进入新时代,镇街人大的建设和发展正面临一些新情况、新课题。

一是如何解决人大干部既专职又专业的问题。镇街人大在经历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全覆盖的历史性跨越后,人大制度建设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加强和完善,但与此同时人大队伍的“兼而不专”的问题也逐步显现。一方面,镇街人大干部大多 “身兼多职”,除本职工作外,还要负责地方其他工作,对主责主业的聚焦聚力不够,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镇街人大工作的正常开展和人大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另一方面,镇街人大干部大多为党政干部转任,对人大工作法律法规等“必备知识”不够通晓,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财政预决算等“专项工作”不够熟悉,建设一支有经验、专业化的人大队伍已成当务之急。

二是如何促进人大代表参好政履好职的问题。相对而言,一些镇街人大代表文化素质不高,议政能力有限,作用发挥与工作预期还有差距。审议欠缺深度,镇街人大代表听取和审议政府、人大工作报告和财政预算报告等,既是一项法定职责,更是一项重要制度,但少数代表事前调研不充分,问题导向不明确,对报告具体内容未能深入审查,提意见缺少针对性,讲建议缺乏操作性。监督欠缺广度,人大代表行使监督权主要通过召开代表大会、代表视察、工作评议等途径,监督方式较为单一,监督存在较多空白,对镇街政务情况掌握不及时不全面,对重要行政行为、民生实事推进情况监督不聚焦不到位,难以有效解决一些深层次、实质性问题。

三是如何增强人大工作权威性有效性的问题。监督是人大重要的法定职权。但在镇街人大,“监督多问效少,建议多纠正少”的客观现实依然存在,主要体现在:“刚性不足”,一方面是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的效果还不理想,述职评议、询问和质询、特定问题调查等监督方式运用较少,另一方面对人大决议、决定和审议意见,缺乏有效的全程监督、跟踪问效和评价追责机制,通常停留于“程序合法,实质虚置”的状态,监督缺乏刚性和力度,导致发现的问题和提出的建议,真正得到纠正解决或者予以采纳的不多。“偏重形式”,往往注重形式的庄重和程序的合法,而没有将有效解决问题放在首位,对一些事关全局的重大敏感问题和社会普遍关注的难点、热点问题,常因缺乏深层次的调研、高水平的对策建议,导致“议而不决、决而不行、行而无果”的现象还有发生。

二、镇街人大干部的思想之困

镇街人大工作的现实困境,折射出基层人大干部的思想困惑。具体而言,主要集中在“三重关系”的把握上:

一是定位与错位的关系。 我国现行地方组织法规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基层人大作为权力机关,与政府的关系是产生和被产生、决定和被决定、监督和被监督的关系。在实际工作中,镇街人大负责人或多或少参与地方其它工作,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既要尽“份内之责”,也要对党政负责,集监督者与执行者于一身,职责容易交叉,关系不易理清。

二是到位与越位的关系。人大既是权力机关、代表机关,又是工作机关,在寻求“有为”、“有威”、“有位”的过程中,往往存在“深不得、浅不得,硬不得、软不得”的顾虑,管得多了怕越位,管得少了怕不到位。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等重大事项时,政府“自导自演”不妥,人大“一竿子到底”也不妥,如何与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同步,积极参与“到位”,参与而不削弱人大职能,参与而不忘履行职责,这需要镇街人大同志准确加以把握。

三是补位与缺位的关系。在镇街,对人大工作是“二线工作”论的还有一定市场,一些基层人大干部在行使监督权时,仍有一些“不能监督、不便监督、不敢监督”的顾虑。深层次的监督开展不正常,导致人大监督手段、监督机制难以发挥应有效用。这需要镇街人大强化 “法定职权必须为”的担当和“服务中心有作为”的追求,增强“补位”意识,杜绝“缺位”行为,切实担负起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

三、镇街人大发展的时代之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使人大成为“两个机关”。习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为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为推动镇街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构建了制度保障、创造了历史机遇。

一是思想指引更加科学完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全面加强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就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拓展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科学内涵、基本特征和本质要求,标志着我们党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规律性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科学阐述了国家根本政治制度的历史必然、特点优势、实践要求,明确提出了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的重大原则、思路举措、重点任务。这是做好镇街人大工作的时代明灯,为推动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人大工作与时俱进、完善发展提供了根本保证。

二是制度建设更加科学系统。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连续出台加强人大工作的制度,从《关于加强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的若干意见》,再到《关于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的指导意见》等,越发注重通过人大职能作用的发挥,来推动国家和社会治理绩效的提高。这些充分表明,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推动国家制度体系更加成熟完善,推进社会治理进步,已成为重要共识。省人大出台了《县级人大常委会街道工作委员会条例》,这一举措也为街道人大工委开展工作提供法律支撑、法制保障和工作遵循。

三是改革设计更加科学合理。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伟大目标和伟大梦想的必由之路,也是人大制度和人大工作创新发展的根本途径。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民主法治领域改革纳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布局,就推动人大改革和创新推出了一系列新举措,如健全党对立法工作领导体制、赋予设区市地方立法权、加强人大对全口径预算审查监督和审计整改监督、落实重大事项向人大报告制度,等等。这为镇街人大抓住改革发展机遇,把准方向和原则,不断深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基层的生动实践,注入了新的强大动力和活力。

四、镇街人大工作的务实之策

新时代镇街人大要有新作为,需要科学谋划人大工作和建设的“计”与“策”,用创新的方法来解决深层次矛盾,用创新的机制来强化各领域监督,在讲政治、顾大局的大前提下,实现新作为,开创新局面。联系实际,我们认为重在“提升站位、把握关键、聚焦主责、夯实基础”。

提升站位:重在理顺“三重关系”,坚持同心同向。“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镇街人大处于基层一线,人大工作本身就是“一线工作”。一是把握好与党委的关系。始终坚持党的绝对领导,既坚决维护党委的领导核心地位,全力推动党委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又积极争取党委的重视和支持,把人大工作纳入党委工作的总体布局,定期研究并解决人大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为建好人大“两个机关”提供坚强保证。二是把握好与政府的关系。人大监督的目的在于促进政府依法行政。坚持“在监督中支持,在支持中监督”,找准最佳结合点,画出最大同心圆,主动为政府抓经济、促发展出主意,为政府抓民生、保稳定想办法,为政府抓改革、强服务出点子,做到“规范不干扰、监督不指责,到位不越位、支持不代替”。三是把握好中心工作与人大本职工作的关系。立足于镇街人大的岗位特点,把人大工作融入中心工作,以中心工作检视人大作为,在时间安排上做好统筹,在精力分配上有所侧重,在工作落实上突出重点,促进中心工作和人大工作同向发力、同频共振。

聚焦主责:重在把握“三个维度”,提高监督质量。把握好分寸、掌握好力度,切实履行好监督这一核心职能。一是选准角度。突出围绕核心、服务中心、紧贴民心,加强对重大项目攻坚、高新产业发展、营商环境优化、生态环境保护等重点工作的监督推进,加大对精准脱贫、农村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建设、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的监督力度,强化对法律、法规贯彻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真正监到点上、督出实效。二是拓展深度。关注社会舆情,紧贴群众脉搏,聚焦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尤其是多渠道收集第三方满意度调查成果,把不满意事项作为监督重点,对政府班子成员依法行政、依法履职等情况开展满意度测评,对不满意事项的整改进行跟踪问效,以强有力的监督保证“人权、财权、事权”规范运行。三是彰显力度。鼓励探索“上提一级监督”,重点事项由区人大直接监督,通过询问、质询等刚性监督,来深化重点视察、调研、执法检查和工作评议,突出问题不解决不放过,整改落实不到位不放过,让镇街人大的意见建议事事有回音、办理有结果。

把握关键:重在着力“三个提升”,发挥代表作用。提升镇街人大工作水平,人大代表的主体作用是关键因素。一是提升代表履职平台。“人大代表之家”和“人大代表工作站”是代表履职的主阵地,要在“建管用”上下足功夫,健全完善“家(站)”工作职责、代表学习培训、视察调研等制度,使“家(站)”制度健全、管理规范,真正把“家(站)”建成代表学习履职的平台、联系选民的平台和交流经验的平台。二是提升代表履职能力。经常化、制度化、常态化开展代表履职培训,围绕当地经济发展、公共服务、乡村振兴等重要议题,广泛组织代表开展调研、视察等活动,探索推行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制、街道人大工委议政代表会议制度等,全面提升代表参政议政的能力水平。三是提升代表履职成效。规范代表联系选民、代表述职评议、代表履职评价等制度,尤其是经常性开展代表向选民述职活动,让代表时刻知其责、全力尽其责,引导和激励代表在履职中秉行实干精神,切实增强镇街人大工作实效。

夯实基础:重在抓好“三个强化”,加强自身建设。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持续抓好知识更新、能力提升。一是强化思想保障。全面对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论述,紧密联系新时代人大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用新思想推动人大工作迈上新台阶。二是强化队伍保障。加强镇街人大队伍建设,进一步解决人员素质、人员配备与工作任务、工作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有条件的增配专职副主席(副主任),并保证镇街人大工作同志把主要精力投入人大工作,保障人大重要会议、重要活动的有序有效开展。三是强化能力保障。建立常态化的学习教育培训制度,使镇街人大干部熟知法律法规、把握工作规律、精通人大业务,让镇街人大干部在谋划工作时脑中有思路、履行职责时手里有办法、开展监督时心中有底气,成为人大工作的行家里手。

(作者单位:南京市高淳区人大常委会)

相关链接